柳泉敏“清简作文”名师工作室·四月活动·精彩纪实
古诗教学,
如何引导学生
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,
是教学实践中的一大挑战。
柳泉敏名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任佳颖,
以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一课为例,
探索“情景浸润式”古诗教学新路径。
课堂:在情境里播撒共鸣的种子
任佳颖以诵读为阶,
让童声在平仄中生长出翅膀;
图文结合,链接生活情境
将西湖夏日荷花的绚烂图景,
鲜活在学生脑海中。
从“解诗”到“品情”
学生深深陶醉在古诗的情境中,
仿佛与诗人杨万里一同站在净慈寺前,感受满湖荷花的蓬勃生机,和送别友人的真挚情谊。
研讨:思维在碰撞中绽放火花
午后的阳光斜切过慧学时空,
柳泉敏工作室的成员们一起研讨
识字与朗读、意境与情感……
思想的交流
让教研的笔记里长出整片荷塘。
柳泉敏的发言是深潭里的投石,
激起环状的思考波纹。
细致拆解诗的骨架,
留住诗歌“景与情”最动人心弦的韵味,
让核心素养的理念在师生对话中显影。
当前沿理念与课堂实践相遇,
教研的火花正以最璀璨的方式,
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。
余韵:时光在此处悄然延伸
当古诗教学的船桨划过岁月长河,
每一次潜游都是对文化根系的触摸;
每一场碰撞,都是为了让千年词章在童眸中折射出新的光芒。
此刻是时光的印章,
既见证着 "情景浸润" 的教学勇气,
也等待着下一场与诗的美丽相遇 ——
就像西湖的荷花,
年复一年,
在教育的晨光里,绽放新的芬芳。
一审一校:徐竞开
二审二校:伍少坚
三审三校:饶家强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